【目录】
1. 前言
2. 开箱
3. 使用测评
a. APP上手
b. 电脑端使用
4. iBIG硬盘下载器的拓展应用(干货分享)
5. 航母与小飞机的完美搭配
6. 总结
【前言】最近被迅雷的区块链项目刷屏了,不过各种硬盘和硬盘盒厂商也要感谢迅雷,为此带来了很大的销量,本人也是为了给迅雷的玩客云母鸡搭配硬盘存储,才无意间发现了这个新品牌的无线移动硬盘,价格不到四百与传统移动盘价格相当,但是功能还颇具特色,于是改用在更好的用途上,遂写来分享分享~深度评测,篇幅略长~
【开箱】包装正面信息简单明了,品牌信息:iBIG Stor,产品特点:“无线/Type-C”显示出了硬盘的连接方式。
包装背面标记着无线移动硬盘的功能特点等产品的相关信息
包装所有的内容物:使用指南、移动硬盘本体、Type-C高速线材
整个硬盘盒上没有任何印刷工艺,品牌logo和指示标志都是采用的凹型模具设计
背面仅底部有一张贴纸包含铭牌信息,包含了产品和厂商信息,以及用于APP绑定的MAC地址条形码
Type-C接口位于整个硬盘盒下方,左右两侧分别是无线模式指示灯、硬盘读写状态灯
硬盘盒左侧面下方是整机的唯一一个按键,用于开机、关机、无线\Type-C模式切换操作
iBIG为了考虑便携性,虽然是无线移动硬盘,但是没有做内置电池设计,与街机iPhone 6进行对比,长宽相差不多,整个机身厚度大概是iPhone 6的两倍而已,这个尺寸对于需要随身携带的用户还是非常不错的。而且因为没有内置电池,所以在乘坐航班旅行时无需另外托运可以随身携带,可能也是为了商务人士考虑,私密资料可以随时随身携带。
【使用测评】『APP上手』移动硬盘需要通过WiFi模式使用的话,需要提前用手机APP注册号账户与硬盘绑定,才可以正常使用。进入APP后使用右上角的“+号”会开启扫码模式,对准硬盘盒背面的MAC地址的条形码即可绑定成功。
APP首页,对文件分为常用的四大类:图片、视频、音乐、文档:左上角显示的ibigstor_xxxxx是硬盘自带的WiFi热点,当配置连接好路由器的WiFi时,移动硬盘可以充当AP热点,给其他设备共享互联网,或者直连读取硬盘内的文件。
从ibigstor_xxxxxx后面的“惊叹号”进去,可以看到硬盘中分类文件的大小详情,不过整个产品的槽点也蕴含其中~~“惊喜”的发现,远程访问居然是限制流量的~~虽说有免费流量每月1G(突然联想到一个老牌产品:花生壳内网版……),不过对于需要远程访问的大户来说,估计是远远不够,实测过程中,发现厂商对远程做了类似花生壳内网的远程穿透服务,也就是无需公网,而且还不需要任何配置即可远程访问,要是免费流量再多点、付费套餐再便宜滴滴就好了~~
不过好在厂家把这货设计的这么轻薄,随身就能带走,用于远程访问的时候应该真是不会很多吧?
左侧为首页分类“图片”内容,硬盘内置的iBIG OS3系统具有智能分类功能,对图片进行人脸识别、场景区分,不过实测过程中,一些场景识别还是不够准确,很多归类都有误判错误归类,后期还是需要更多的优化算法;
右侧为首页分类“视频”内容,当点击下方的视频文件时,顶部空白区域会直接播放视频内容,可以点击全屏播放,切换到横屏全屏模式,实测过程中发现在手机静音模式下,多媒体音频输出也同样被禁用,应该算是一个bug的存在,期待后期修复。
左侧为首页分类“音乐”内容,支持的音频格式还比较全,flac、wav、ape、mp3等常见格式都可以直接点击播放,不过播放界面很简单,仅在屏幕下方有个控制界面,要是支持抓取网络图片和歌词估计使用起来会很赞!
右侧为首页分类“文档”内容,可以快速的从不同类型的文档分类中查阅文件。
APP的“硬盘”标签内容,列出硬盘所有文件目录,可以对文件进行“下载”、“移动”、“删除”、“重命名”等常规操作,不过遗憾的是,在此标签页不能直接进行全盘搜索,需要切回“首页”,找到右上角的“放大镜”进行全盘搜索,感觉这个布局还是略繁琐,在文件目录管理页进行搜索更加直观方便。
APP的“智连”标签内容,包含了“手机备份”、“云盘”、“离线下载”、“多屏互动”、“音频”、“VR”;最好玩儿的还是“离线下载”和“VR”,相信你看下面的实测之后,也会很感兴趣了~~
“手机备份”包含了相册与通讯录两个备份分类,“云盘”的话,集成的是5个公有云,国内有电信和移动的共有云盘,其他三家国外的,只有微软的OneDrive可以打开,实测可以访问或者与OneDrive定时同步文件,其他两个都是“不存在”的~~
“离线下载”看到这个界面,感觉非常熟悉,与Aria2早期的UI交互界面“yaaw”非常类似,可以猜测下载内核应该使用的Aria2,如此轻薄的硬盘居然集成了可以与迅雷比肩的“Aria2”下载器,真实太“不务正业”了,活脱脱的随身下载器啊!APP端可能看着简陋了点,浏览器WEB端还藏有“彩蛋”,对于爱追国外剧的玩家来说是相当的福利!(详见后面评测)
“多屏互动”就是集成的MiniDLNA,此页面仅是一个简单使用说明。
“音频”是集成了喜马拉雅的音源,可以在里面对喜马拉雅上的音频资源进行搜索、下载到硬盘中,对于喜欢听在线台电的用户来说算是一个便利。
“VR”资源,要使用VR播放的话,需要自己手动在硬盘根目录建立一个ibigstorVR目录(不明白为毛不自动生成一个?)然后放在该目录下的视频文件就会在此页面显示,可以点击播放,但在实际播放过程中手机处于静音模式下,依旧不会有音频输出,和之前视频播放是同一个bug吧?实测VR播放功能还不够完善~不能对VR的视频模式进行切换,球面模式的视频文件无法以正确的模式转换播放。至于图片上的VR视频具体是啥,我是不会告诉你的!~~只是为了测试APP的VR功能而已而已……
APP标签“我的”,这里就是简单的设置和信息了,主要是可以在此设置一下本身是开放模式的硬盘WiFi热点密码,免得被蹭网,资源有被偷窥的风险~~
『电脑端使用』硬盘采用的是西数的1T+8G SSHD固态混合硬盘,其中8G SSD作为高速缓存,与Type-C接口属于非常理想的搭配,不过这款硬盘的型号在网上查不到过多具体信息,应该是OEM渠道专供的。
因为手头暂时只有USB3.0的电脑,所以仅能测试3.0接口下的读写速度,读写基本都在117MB/S左右,也就是拷贝一部10G左右的高清电影,百秒左右即可搞定,相信在3.1接口下会有更理想的速度
iBIG移动硬盘使用WiFi无线模式:iBIG移动硬盘采用的是2.4G的WiFi频段,在局域网内读写速度分别为:写入近6MB/S,读取4.5MB/S左右,如果是多个终端同时查阅文档、图片类文件或者单个终端连接播放高清影片应该是够用的,如果有多个终端同时播放硬盘上的比较高清的影片,可能无法正常播放,毕竟带宽是瓶颈。不过像这种私人存储产品,共享给太多人一起用的可能性也不大。
因为iBIG在外包装上号称是“智能移动硬盘”,所以比较好奇它的应用端口,到手的时候就用软件简单扫描了一下。
web服务80端口,用于浏览器访问服务;smb共享139、445端口,微软的文件共享协议端口,比较常见的应用就是win下的“网上邻居”共享访问;
6800端口相信玩过路由器或者NAS下载的朋友会觉得很眼熟!没错,这个是比较有名的Aria2所用的端口,至于实际上是不是集成了Aria2,可以继续看后面的实测,因为电商的宝贝描述和包装盒上都没有提及这款移动硬盘有下载功能;
873端口是Rsync同步软件的协议端口,比较惊讶移动小小的移动硬盘居然带有这个功能?8200端口是MiniDLNA协议端口,这个有在电商的宝贝详情上看到DLNA支持的介绍,剩下那些端口就眼熟不来了……可能是产品其他功能协议所使用。
电脑端除了网上邻居的SMB协议交换文件外,还可以直接用浏览器来进行交互使用,文件管理界面进行上传、下载等管理操作,也和APP一样有四大类的自动归类,归类方式与app没有区别。
浏览器端最具特色的还是这个“影视口袋”界面,看界面就是熟悉的Aria2下载器,比较惊喜的发现藏有一个“彩蛋”,右侧的“C鱼篓”(就是这个名字看着略懵逼)装了很多“鱼”,包含了N多国外热门的影视剧资源,个人最看中的就是美剧资源啦,比较热的“行尸走肉”、“哥谭”、“国土安全”等等都有,可以直接点击复制磁力链接,添加到中间的下载器中就可以自动下载到硬盘,实测比较热门的资源,磁力下载速度还是比较效率。不过,可惜的一点是,只能在同局域网下使用,如果是远程模式,将无法使用“影视口袋”,手机端APP同理。
【iBIG硬盘下载器的拓展应用】接触过Aria2的玩家应该知晓其有多么强大,也因为其开源性,有很多大神为期制作了多种前端UI,现阶段最好用的应该非AriaNG莫属了!有浏览器的webUI,也有win下的EXE桌面版程序,界面像极了简版的迅雷下载。深度Aria2玩家不只是用来直接下载文件,还可以通过各种浏览器插件从百度网盘、115网盘甚至迅雷离线上直接扒文件下来,所以说这块移动硬盘因为集成Aria2下载,对于个人而言这次“偶遇”是非常值的!
这个是win桌面版的AriaNG客户端,属于Aira2下载器前端UI的一种,应该也称得上现阶段最好的一个前端UI了,因为比较像迅雷,操作起来容易上手,在设置中配置好iBIG的IP地址,即可顺利链接到移动硬盘的Aria2后台,进行任务添加等操作。
百度云盘资源很丰富,各种资源分享,还可以转存收集到自己的网盘之中,所以用Chrome配合插件,将iBIG的IP设置在插件中,就可以直接提取文件到Aria2下载器中下载,从而实现百度云网盘直接到iBIG移动盘的数据导出操作
当然除了百度云盘,还是“著名”的115网盘也有类似插件,实现网盘文件直接导出。
大部分利用网盘+Aria2的玩家都是看中了网盘的离线下载功能,可以快速扒取网络上的丰富资源到自己网盘中,然后通过Aria2直接提取到本地存储。前面扫描端口的时候,移动硬盘有给出本地的6800端口,你要是会玩,还可以将该端口进行ddns转发,然后就能进行外网远程推送网盘文件给这块移动硬盘,移动硬盘应该用的是5V/1A左右的供电,功耗极低,当全天候的下载器是相当不错的!
【航母与小飞机的完美搭配】之前扫描到Rsync的873端口,但是实测过程中,在NAS上可以连接并识别到iBIG的文件目录,但是同步的传输过程中会报空间不足的错误,没有成功实现Rsync协议的同步测试,算是惊喜过后一个小小缺憾,好在NAS支持SMB协议的备份配置,所以只做了SMB的实测。
小科普: rsync是类unix系统下的数据镜像备份工具。使用快速增量备份工具Remote Sync可以远程同步,支持本地复制,或者与其他SSH、rsync主机同步。
有NAS的小伙伴,使用这款iBIG无线移动硬盘就完全可以和NAS进行一个数据航母和小飞机的搭配了,iBIG轻薄好携带,可以随身带着商务办公或者在公司蹭网下载各种资源,回家后通过nas的数据备份功能,使用硬盘的WiFi或者USB模式进行数据同步,把数据全部汇聚在NAS做共享给家中各个终端做文件分享;
当然另一种用法就是作为NAS存储器上重要资料的灾备存储设备,将NAS上重要数据定期备份到移动硬盘,避免NAS出现故障时,数据一时难以调取的尴尬,或者数据永久丢失的遗憾。
最后>>>>>
本打算给玩客云做外接存储的,结果到手发现单单给玩客云做存储太暴殄天物了!所以只能再出血另购传统移动硬盘,这个移动盘和之前的出门常带的移动电源、手机就组成了新的“三剑客”,无论是商务办公还是带出去蹭网下载,简直是咸淡适宜、商旅必备!
【总结】优点:
1. 具有不错的性价比,普通移动盘的价格,能有WiFi硬盘的功能;
2. 超轻薄设计,无内置电池,适合随身携带,私密资料方便随时保管;
3. 内置强大的Aria2下载功能,且浏览器端集成了一个在线的“影视资源库”,可以随时追剧进行下载,而且Aria2的可以直接抓取网盘文件,其拓展及可玩性都非常强大!
4. 5V/1A左右的超低功耗运行,哪怕是专做脱机下载设备,也是非常理想的!
缺点:
1. 整个测评下的唯一槽点就是远程访问虽然使用便利(无需任何配置),但是有流量限制,而且免费套餐流量过少,收费套餐价格略贵;对于稍会玩一点的玩家来说,没有开放自行配置DDNS转发的功能权限,不然就可以不用通过厂商提供的转发服务进行直连远程访问;
2. APP端和浏览器端的下载功能仅可以同局域网的情况下使用,在远程模式下均无法使用,如果开启远程下载任务模式,相对于仅仅只是添加一个下载链接任务给iBIG OS应该不会有太多的流量负担,但是会有很好的便利性,不用玩家刻意将网络设置到同局域网下随时可下载,期待后期改进;
3. 扫描出来的Rsync端口后台无法与其他Rsync设备进行正常同步,有可能是bug的存在,期待修复。